2. 必須持續加強產品結構調整
2011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結構的調整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從以下方面可以看出我們在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一是高端產品還是以進口為主。2011年從日本和德國進口的金屬加工機床金額較上年分別增長50.3%和40.0%。二是中檔產品的產業化也亟待加強。從我國臺灣和韓國進口的加工中心金額較上年分別增長23.7%和24.3%,與我國數控金切機床的增長速度基本持平,反映出我們尚未有效減少中檔機床的大量涌入。三是功能部件瓶頸現象尚未明顯改觀。2011年我國功能部件發展速度與進口的功能部件增長速度也基本相當,反映出機床的關鍵功能部件還是依賴國外進口,其基本格局雖有改進,但未發生根本變化。
3. 進出口大幅度逆差不容忽視
機床工具行業一直是進出口逆差行業,2011年進出口逆差進一步拉大,達到歷史之最,其原因在于:一是進口大幅增加。雖然出口產品也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增速仍低于進口增速,且出口基數也低于進口,故進出口逆差進一步加大。二是出口產品結構仍然存在問題。我國出口金額最大的前兩位產品是工具刀具和磨具磨料(二者出口金額占比達到44.5%),其中相當一部分產品是低價的低端產品和原料型出口。進出口價格的差異也無助于逆差的縮小。
四、展望2012年 迎接挑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召開,經濟工作基調確定為穩中求進,第一要務是穩定增長。2012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將面臨以下六方面挑戰,一是主要用戶行業發展放緩,內需拉動難以樂觀;二是生產原料價格繼續上行,效益增長難度增大;三是匯率上浮壓力持續,對外貿易優勢受到削弱;四是全球經濟復雜多變,進入新的不確定性階段;五是銀行貸款有所松動,資金緊張不會根本改變;六是國外產品大量進口,內資企業壓力明顯增大。正確判斷形勢,充分準備,積極應對,努力拼搏,是保持機床工具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基本要務。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已打下良好基礎。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助推了企業自主創新、高端產品研發和中高端產品產業化進程;近10年的高速發展,企業工藝裝備條件有很大改善;《機床工具行業“十二五”期間工作要點(試行)》明確了機床工具行業由大變強的努力方向,指明了“十二五”期間行業的重點任務及采取的主要措施。確立的三大標志性目標是:在為重點行業核心制造領域提供裝備和服務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中高檔數控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中高檔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形成若干世界知名品牌和優勢企業。“工作要點”已在企業中取得了廣泛共識。為此,全行業要努力做到資源、精力、目標等三方面的集中,分階段逐步實現“由大變強”的戰略目標。
在新的一年里,機床工具行業面臨挑戰,任務艱巨,但只要我們正確判斷形勢,充分準備,積極應對,努力拼搏,行業就有信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最后,對2012年做兩點估計:
1)2012年經濟運行速度與2011年相比將呈明顯下降趨勢,產值增幅將保持在15%左右,利潤總額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而運行態勢則可能先低后高。
2)在經濟運行速度回落的同時,機床工具行業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調整有望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的企業兼并重組將更趨活躍,中高端產品的創新和產業化將取得新的進展,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將向著“做強”的方向邁出堅實的步伐。